![20221210113719_35105.jpg Camera_XHS_16706431812020302ba01klecuqywojk0118yr.jpg](https://cdn047.yun-img.com/static/upload/yigeyanglaocom/news/20221210113719_35105.jpg)
#95后小伙做陪诊师月入过万#、#90后大厂女孩辞职创业为老人助浴#等词条登上了热搜。网传月入过万是否为行业常态?
门槛不高,收入不菲。陪诊师很容易给人一种“轻轻松松挣大钱”的错觉。一方面,陪诊师接单没有那么固定,意味着收入也不够稳定;另一方面,陪诊师不仅需要消耗体力与时间,在和病患共处的时空里,陪诊师也会经受心灵上的洗礼和精神上的磨砺,陪诊师的工作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和轻松。
除陪诊师外,居家养老市场还存在助浴师等职业。对于因病卧床的老人来说,洗一次澡成了一种奢侈。看到助浴行业潜在的巨大需求后,李民花决定抓住机会,填补国内的空白。去年3月,她从日本购置一系列助浴设备,同时学习了相关的助浴服务流程,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旅。
李民花的助浴团队仍旧以单次收费为主,每次助浴,需要2-3名助浴师同时开车上门服务,北京五环内助浴单次收费400元,五环外加收50-100元远程费。李民花表示,自己创业一年多以来,营收仅能勉强支撑团队成员工资,目前还处于亏损状态。
做陪诊生意的苏明薇处境与李民花相似。虽然她的团队如今客源稳定,但订单数量并不饱和,月入过万,只属于金字塔塔尖上的人。“市场的问题一直困扰我们,打开市场局面很难,很多人觉得我们是骗子公司,不愿意和我们合作”。
与机构养老相比,居家养老成本低、灵活性高,也是中国绝大多数老人养老的主流选择,但大趋势并不代表强需求,无论是助浴还是陪诊目前都不是独居老人真正的高频、硬性需求。
目前,我国还未将“陪诊师”纳入职业目录,整个行业也缺乏制度规范和准入标准。一方面,收费标准缺乏定价依据,逐渐让陪诊走向了价高而服务不尽如人意的野蛮生长境地,各大平台上的陪诊师水平参差不齐,甚至过去的号贩子、医托等也可能换上陪诊师的马甲,利用自身优势获取不当利益;另一方面,消费者陪诊师双方权利义务约定不明,容易造成陪诊服务纠纷多发的情况。而且由于缺乏各方认同的行业标准,一旦双方出现纠纷,即使诉诸法律,也很难从实质上化解矛盾。也正因此,一些消费者对是否选择陪诊服务持谨慎态度,而这样的消费心态也不利于陪诊服务行业的长远发展。
对此,专家建议相关部门应严格审查陪诊从业者的资质,明确、细化该职业目录和分类,完善行业规范与办法,多措并举、加强引导,推动陪诊师规范化发展,更好发挥其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