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
在线客服
用户中心 意见反馈
暂无热线电话
返回顶部
颐阁养老沙龙
资讯动态 首页 > 一周话题

为什么2.5亿老年人撑不起养老市场?

作者:Admin 日期:2022-04-16 点击:218
一键分享
自2013年以来,国家出台的养老文件已经有130多个,从无到有搭建起了养老政策框架和养老服务体系。
而且,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曾有过一个测算,中国老龄产业产值将在2050年突破100万亿元,占届时生产总值(GDP)的三分之一以上。
然而,前景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养老行业的深层次矛盾并未解决,养老机构的高亏损率也让跃跃欲试的社会资本望而却步。
北京大学人口学系教授乔晓春对于北京市460所养老机构的调查显示,在2016年,这些养老机构中,盈利的只占了4%,基本持平的占32.8%,稍有亏损占32.6%,严重亏损30.7%。在有盈利的17家机构中,事业单位6家,民办非企业11家,企业为0家。乔晓春认为,政府出台大量扶持政策而养老产业仍难以兴旺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老年人的有效需求不足,二是政府大量扶持政策和财政补贴都用于扶持一些原本应该倒闭的机构或是企业,而没有真正地用于对老年人本身的养老支持上。
老年人支付能力不足。“老了的人没有钱,有钱的人还没老”,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最大的痛点在于,潜在消费人群的支付意愿和支付能力不足。
当前养老产业发展的一大矛盾,是养老机构运营成本高与老人支付能力低的矛盾。养老机构的床位费、伙食费、护理费的收费与城市居民的收入相比是高的,老人的退休金不足以支撑他们住进养老院。绝大多数有需求的老人不去养老机构,主要原因不是养老机构床位“一床难求”,而是支付能力不足。
按照现在北京养老院的收费标准,需要照顾的老人至少需要支付8000元/月才能住得起养老机构,既需要照顾又出得起8000元/月的老人,只占全部老年人的1.59%,最终选择去养老机构的不会超过1.4%。如果政府对养老产业的扶持主要集中于养老机构,和养老机构里少数的老年人,那养老产业是很难兴旺起来。
当前迫切需要建立提升老年人支付能力的制度,比如长期护理保险或者是类似的制度。长照险不单是一个支付制度,更是倒逼养老服务业、照护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政策制度。
对老人和企业来讲,长期护理保险肯定是越快出台越好,但是从国家的角度讲,保险制度一定是慎之又慎的问题。

一套完善的养老制度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养老已经不只是老年人的事情,越早规划越好。

免责声明: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上一条:专家促立法规制“搭伴养老”

下一条:荷兰的“生命公寓”被各国竞相效仿

  • 发表评论
  • 查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