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笔记曾详细谈过西班牙的“消费养老”模式,现在我国的部分城市也开始试行并推广了。消费养老,是以消费资本论为理论依据,由政府倡导、部门监督、市场化运作、企业与个人参与的将消费获得的利润转化为养老金的新型养老保险机制。是消费者从日常消费中,在不增加个人、企业和国家负担的前提下,在不改变任何消费方式、不增加任何消费支出的情况下,由企业按约定将消费额的一部分返到消费者的个人账户。按照“消费养老”模式,...
英国红十字会形容称,孤独和孤立就如“隐形流行病”,在退休、死别、分离等不同人生时刻,影响各年龄层的人。据英国政府公布的数据,在英国,大部分75岁以上的人独自生活,英国6560万人口中有超过900万人“常常感到孤独”,并且有超过20万老年人“超过1个月没有同朋友和亲人交谈”。据致力于解决孤独给老年人带来的健康威胁的“消除孤独运动”组织称,英国大部分医生每天接待的病人中有五分之一是因为孤独。除了老人,...
“来,随着音乐放轻松,看着屏幕开始走……”在岭南医院的AI机器人功能康复中心大厅一台看似游戏机的屏幕上,显示着优美的街景,62岁的脊髓型颈椎病术后患者林大叔开始抬脚,随着音乐缓缓前行。当看到自己在AI机器人的帮助下成功“走”出去的时候,他非常开心,经过一个月的功能康复训练,“之前无法行动的腿又“听使唤”了。林大叔在脊髓型颈椎病术后一直卧床,不能站立及行走。为了能够尽早恢复行走功能,林大叔在家人的陪...
法国——澳尔贝克村养老院(图一)。这所养老院盖在澳尔贝克村附近的诺曼底林区中央,依山而建,即便是在山谷里也一眼就能看见。 为了让养老院显得充满生机,也让老人们心情愉悦,设计师在项目中使用了绿色的元素,使养老院和周围风景融为一体的同时,也体现出了周边环境的乡土自然气息。丹麦——杜祖斯岛老年护理中心(图二)。杜祖斯岛拥有一座应用“姑息疗法”的老年护理中心。中心坐落在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可俯瞰奥胡斯湾。...
日式介护的最大特色,是制定细致的“介护计划”、以及提供“认知症介护(失智在日本称作“认知症”)”和“自立支援”等服务。其中的“认知症介护”,有日本专家指出中国起码比日本落后了30年,在日本,认知症患者可以在家里和附近的介护日托所(デーケアセンター)一边接受介护、一边正常生活,这在中国很难想象。[害羞R]从业界最大的日医学馆到许多中小企业,来中国尝试开拓市场的不少,但是做到盈利的微乎其微。有一家日企...
在英国,倡议社会福利改革的社会企业Participle 于2007年开始,在伦敦南华克伦敦自治市(Southwark)建立一项名为「Circle」(以下翻译为“朋友圈”)的互助计划,支持50岁以上的居民建立属地化的社交网络。朋友圈采取独立的社会企业模式运作。全盛时期,全英国有7个朋友圈,包括南华克伦敦自治市、沙福郡、诺丁汉和罗奇代尔等城市,每个朋友圈的会员数从200多人到1500人以上都有。朋友圈...
美国、日本以及欧洲一些国家在法律上都没有明确规定子女有赡养老人的义务,老人也没有“养儿防老”的观念。但一些国家在“精神赡养”方面做出具体的规定,以此鼓励子女能够“常回家看看”。日本:定期给家属写信组织家属会。现在日本养老院为了加强儿女跟老人的沟通,会做很多工作,包括定期给家属邮寄老人们的生活状况报告,定期进行电话访问和家属会等,让他们之间形成信任,保持固定的联系。亚特力特别养老中心负责人表示,10...
位于美国加州圣何塞市的科特纳车站老年社区,是一座新型竖向复合养老社区。由圣克拉克发展管理局组织,筑弧参与设计了科特纳车站老年社区综合体项目。 该项目是一次新的尝试,设计将社区养老、医疗办公、商业和公共交通系统整合在了一起。项目包括120套老年住宅、65套经济适用房,24,000平米的医疗空间、800平米的零售商业和1,000平米的社区托儿所。综合社区紧邻科特纳轻轨站和公交站,基地被城市道路Mill...
新加坡"海军部村庄养老综合体"项目是新加坡首个将所有公共设施和服务空间融合在同一建筑体量里的养老建筑社区综合体,被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称为“未来公共住房的典范”。新加坡海军部村庄养老综合体毗邻火车站,项目占地9000平方米,包括两栋住宅大楼,104个小型公寓,分为36平方米和45平方米两款。项目采用独特的垂直村落设计模式,地面层设有广场和商店,顶层则设有社区花园和小型公寓单位,中间层是托儿所、商业零售...
在江苏省南京市徐慕社区杨家村一幢农家小楼门前,一块“养老示范户”的标牌特别醒目。这户人家的主人叫童道云,今年45岁,在城里做保姆,是村里第一个把城里老人接来自家养老的。小楼外的院子里面特别布置过,不仅种了花,还摆了不少盆景、园艺,四周木栅栏围着,门口还有一方池塘,水质清澈,一派田园人家的风光。城里来的老人姓盛,家住雨花台区,2012年得了脑中风,老伴早在几年前就去世了,由于生活不能自理,盛老长年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