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
在线客服
用户中心 意见反馈
暂无热线电话
返回顶部
颐阁养老沙龙
资讯动态 首页 > 海外借鉴

“日式介护”为何在中国发展迟缓

作者:Admin 日期:2022-07-06 点击:190
一键分享
日式介护的最大特色,是制定细致的“介护计划”、以及提供“认知症介护(失智在日本称作“认知症”)”和“自立支援”等服务。其中的“认知症介护”,有日本专家指出中国起码比日本落后了30年,在日本,认知症患者可以在家里和附近的介护日托所(デーケアセンター)一边接受介护、一边正常生活,这在中国很难想象。[害羞R]从业界最大的日医学馆到许多中小企业,来中国尝试开拓市场的不少,但是做到盈利的微乎其微。有一家日企在中国开办了介护老人院,经过4年后入住率终于达到80%,而通常情况下,一家老人院开业2年后入住率低于90%,经营就很难维持。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日式介护举步维艰的呢?
首先是保险制度的巨大差异。日本也是在2000年正式实施介护保险制度后,老龄市场才步入了健康有序的发展,到今天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然而,中国的介护保险仍然处于初步阶段,这是日式介护难以在中国推广的最根本原因。
其次,是中日习惯和文化的差异。比如,日本的介护服务所推行的“自立支援”,着眼于最大限度地维持失能老人残存的身体功能,所以把吃饭和如厕这类日常生活也视为康复理疗的一部分,主张老人在专业帮助下尽量自己去完成,从而延缓身体功能的衰退。但是中国的习惯,是认为既然花钱送进了养老机构,就应该对老人提供全面照顾,家属方面往往也对养老院提出各种要求。
由于同样的原因,日式介护在中国富裕阶层当中也水土不服。和日本人不同,中国的富裕阶层对于养老设施硬件的要求很高,喜欢豪华气派的中国富人去日本参观高级老人院,从建筑到内部装修,普遍的观后感是“非常朴素,缺乏高级感!”。这种价值取向的差异,使得国内走豪华路线的养老院能够先声夺人,以雄厚的资金做后盾,夺去了这部分高端消费者,目前被国内业界树立为成功案例的养老院,经营者都是国内实力雄厚的寿险公司。

另外,中国从事养老护理工作的人才,在专业性和意识方面与日本的差距也很大。一家日式介护养老院的总经理表示最头疼的问题之一,就是员工教育。在日本的护工人员一般都是职高或者大学毕业,而在中国,从事护理工作的大多来自农村,尽管公司花了很大力气提供内部培训,但是,不少接受培训的员工由于教育水平有限,连笔记都不会记。此外,由于保险制度缺位,出于成本考虑,在中国一个护理人员要照顾的人数是日本的2到3倍,这些差距,都成为限制日式介护在中国落地和推广的瓶颈。

免责声明: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上一条:全球八大最美“乡村养老院”

下一条:“朋友圈互助养老”可行吗?

  • 发表评论
  • 查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